互联网、数据化、智能化渐渐的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题,而传感器则起到桥梁般的作用,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被传感器覆盖的世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会搜集地球上的各种数据,这个世界处处可以被量化、实时可以被感知。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再次被改变,就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再次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变。 智能硬件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受益于智能手机带来的传感器廉价普及的红利。Nest热卖背后是温湿度、红外传感器的廉价,Jawbone、Misfit兴起背后是重力传感器的普及,受资本青睐的无人机也是在陀螺仪、电子罗盘、GPS传感器成熟后崛起的。每一种传感器的背后,都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机会。 传感器是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关键之一。准确的数据,才是智能的基础。不过,现在大多数的空气监测器和空气净化器,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都是夏普或神荣的粉尘传感器,只能提供区间数值颗粒物浓度,再通过算法来估算PM2.5的数值。这样的智能怎么看都觉得“不科学”。 PM2.5传感器只是传感器世界里的沧海一粟,带给行业的肯定也不仅仅是空气监测类产品的价格下调、产品普及。以国内为例,雾霾天气严重,PM2.5威胁人体健康,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大部分普通人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原因就是意识不到这其中的严重性。当怵目惊心的数字可以呈现在用户眼前时,带来的震撼和关注肯定是巨大的。此前有报道称,芝加哥市将在今年夏天实验性部署约50个“路灯传感器”,用于采集公共部门所需的多种数据,空气类传感器只是打开了“智慧城市”中的一个小窗口,而像CeNSE这样的项目则是智慧地球的必经之路。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被传感器覆盖的世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会搜集地球上的各种数据,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个世界处处可以被量化、实时可以被感知。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再次被改变,就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再次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变。也许,未来每一个移动传感器背后都是一个数以百亿的产业。以水质监测仪器为例,以往的水质监测仪表需要现场勘查,无法做到实时监控。但是传感器的存在可以做到,精准监控,操作简单,实时了解最新的水质状况。 那传感器的机会在哪里?我觉得传感器最重要的载体也许不仅仅是这些智能硬件,性价比已经拼到高原期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则很有可能借助于传感器重新焕发生机。移动终端上每增加一个传感器,都很有可能孕育出一个仪器仪表行业全新的大市场。 |